XXXX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4年9月-2029年7月)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10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XXXX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4年9月-2029年7月)

目  录

一、指导思想&nbsp

二、现状分析&nbsp

(一)学校概况&nbsp

(二)现状分析&nbsp

(三)学校优势&nbsp

1.地理位置&nbsp

2.学生来源&nbsp

3.传统积淀&nbsp

4.领导班子&nbsp

5.硬件设施&nbsp

6.师资队伍&nbsp

(四)制约因素&nbsp

1.基建和内设&nbsp

2.师资&nbsp

3.生源&nbsp

4.软实力&nbsp

三、基本思路:&nbsp

(一)办学总思路&nbsp

(二)核心理念&nbsp

(三)教育品牌&nbsp

(四)办学特色&nbsp

(五)办学思想&nbsp

(六)办学理念&nbsp

(七)办学目标&nbsp

(八)育人目标&nbsp

(九)教师主流价值观&nbsp

四、发展目标&nbsp

(一)总体目标&nbsp

1.2024-2025学年&nbsp

2.2025-2026学年&nbsp

3.2026-2027学年&nbsp

4.2027-2028学年&nbsp

5.2028-2029学年&nbsp

(二)办学目标&nbsp

(三)具体表述&nbsp

五、重点推进工作&nbsp

(一)学校品牌建设&nbsp

1.深化文化建设&nbsp

2.推进作风建设&nbsp

3.强化品牌建设&nbsp

(二)学校文化提升&nbsp

4.凝练理念文化&nbsp

5.打造空间文化&nbsp

(三)课程体系构建&nbsp

6.构建课程体系&nbsp

7.深化课程评价&nbsp

(四)课堂教学改革&nbsp

8.突出德育首位&nbsp

9.优化教学方式&nbsp

10.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nbsp

11.加强课题研究&nbsp

(五)教师专业发展&nbsp

12.发挥区的引领作用&nbsp

13.强化校本教研作用&nbsp

14.打响教学品牌建设&nbsp

(六)学生素养培育&nbsp

15.重视养成教育&nbsp

16.深化兴趣阅读&nbsp

17.加强特长培养&nbsp

18.继续改进体育教学&nbsp

19.并举走向五育融合&nbsp

(七)智慧校园管理工程&nbsp

20.推进智慧管理&nbsp

21.实行智慧评价&nbsp

22.智能助力双减&nbsp

六、保障措施&nbsp

(一)理念保障&nbsp

(二)组织保障&nbsp

(三)制度保障&nbsp

(四)环境保障&nbsp

(五)师资保障&nbsp

(六)安全保障&nbsp

(七)后勤保障&nbsp

(八)机制保障&nbsp

七、具体目标与实施办法&nbsp

(一)2024-2025学年度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nbsp

(二)2025-2026学年度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nbsp

(三)2026-2027学年度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nbsp

(四)2027-2028学年度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nbsp

(五)2028-2029学年度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nbsp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4年9月—2029年7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日臻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凸显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广泛的地方声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研究,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促进我校在今后五年促进学校稳步、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创建特色学校,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提高政治站位中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将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指导,坚持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安全抓责任、教学抓质量,以“创特色教育、建优质校园”为基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他的舞台,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乐园。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优质的生源,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合格学生。

二、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XX学校现有XX个教学班,学生XXXX名,在编教师XXX名,占地XXXXX平方米,建筑面积达XXXXX平方米,学校先后被评为特色学校、消防教育示范校、文明校园、平安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学生来源为XX路以西片区的社区和周边15个小区,学校服务区涵盖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城三种区域类型,随着服务区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主要体现在:

一是随着辖区内拆迁,城镇化建设的加剧使得适龄儿童不断增加,班额较大的状况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辖区内的家长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长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特长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软环境的理解,尚不能完全跟上学校的发展节奏。

(二)现状分析

XX配有综合楼、1号楼教学楼、2号楼教学楼、3号楼教学楼、4号楼教学楼、校园广场、校园运动场及风雨操场等硬件设施,完善了校园网工程及绿化工程。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相对复杂,家长多为辖区社区居民及进城务工、多为经商子女,学生良好习惯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期待进一步优化,迫切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优雅、学习愉快、学生学习需求需要极大满足的一个学习环境和休闲环境。XX结合自己的学校实际,把握学校现行或潜在的办学资源,着眼于学校过去的传统以及今天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做出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性的选择。通过“学校教师发展”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更新观念,提升专业素养,“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培养兴趣和习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行动。

(三)学校优势

1.地理位置

学校位于XX路和XX路之间,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因此学校具有地理、政治、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2.学生来源

我校位于XX城郊结合部,学生来源为XX路以西片区的社区和周边15个小区,学校服务区涵盖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城三种区域类型,生源非常充足,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聚集,这些都为学校带来了大量的生源。

3.传统积淀

学校在XX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分别在艺术与足球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语文大阅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法。

4.领导班子

班子成员结构相对合理,服务意识初步到位。班子成员的研究、实践、服务意识更加浓厚,能够正确引领学校教师团队的发展。

5.硬件设施

学校教学用房和专用教室数量充足,内设配备方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能够为学生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6.师资队伍

学校的大多数教师能胜任本职工作,每个年级组均有一些师德高尚、业务很棒、责任意识到位的教师在起引领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改善和提高,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的人才观质量观。

(四)制约因素

1.基建和内设

学校教学楼比较陈旧,部分内设配备陈旧需要更换 ,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2.师资

师资质量虽然较好,但建立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还是任重而道远。我校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覆盖面较窄,部分老教师不能胜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团队结构不够合理,年轻教师、特长教师廖若晨星,使各线工作开展起来较吃力。

3.生源

生源参差不齐,来源混杂。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除招收本学区X个办学村的学生外,还承担着区域内打工子女的入学教育工作,这部分孩子随着父母打工地点的变化而频繁转学,学习缺乏系统性,而导致生源整体质量不高。

4.软实力

(1)学校教师整体教研氛围尚不够浓厚,真实、有效的教研机制亟需建立;同时学校部分学科还缺少相应的领军人物。

(2)学校还未形成与学校发展相符合的特色教育品牌、特色项目。

(3)虽建校十几年但没有形成办学的核心理念,没有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教学没有形成个人风格,在此学习的孩子没有鲜明的城南教育的烙印。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