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5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态势日趋严重,气象科普工作在提升青少年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气象学会多年来一直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坚持开展大型气象科普活动、让气象知识的种子在公众中不断生根发芽,坚持在世界气象日期间组织全国性的气象科普系列讲座、科技周期间组织全国性的气象知识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公共场所”的四进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更是深入全国800余个基层乡镇,进入15000余家农户,深入200余所中小学校、夏令营、少年军校,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更是37年来坚持开展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活动也成为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普进校园的品牌活动,同时还在校长、气象站辅导员和气象科普工作者之间开展交流论坛和校园辅导员培训班,让气象知识普及更广更加深入。

一、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背景1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国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

教育部文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小学校“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

(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