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守初心 全面发展启新程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全面工作计划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10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融合教育守初心 全面发展启新程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全面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围绕“一个中心:教学质量为核心。

抓牢“两条主线:师、生相长。

 提升“三种内涵:务实、创新、和谐。

 抓好“四个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二、主要措施

(一)推进“两项发展

推进党建引领发展;推进教师梯队发展

(二)落实“三个创建

  1.健康学校,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书香学校,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习惯。

  3.幸福学校,让师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

(三)筑固“四个提升

1.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师水平的提升。

3.学生素养的提升; 4.家长素质的提升。

(四)抓好“五项常规

1.校园安全发展前提;2.德育教育,德育为先。

3.工会服务温馨家园;4.教学保障,有力支持。

5.校园建设,为师生创造良好环境

融合教育守初心 全面发展启新程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全面工作计划

【配套PPT+文稿】

 

融合教育守初心,全面发展启新程。学校教育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在新的学期,我们将秉持融合教育的理念,坚守育人初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2025年,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以坚定的步伐、务实的作风,规范有序、务实高效地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的各项工作,致力于实现“校园上层次、办学有质量、特色很鲜明、社会认可高”的办学目标,奋力推动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明确目标,砥砺前行,绘教育新蓝图

 

一、工作目标

(一)围绕“一个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校坚定不移地将“教学质量提升”作为核心工作,通过牢牢抓住教师成长与学生成才这两条关键主线,不断夯实校园“实”文化,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具有强大实力、让师生充满幸福感的区域品牌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无论是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教学资源的调配,都紧密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展开,确保各项工作能切实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抓牢“两条主线:师生相长,奠定学校发展的基石。

1.教师成长主线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将教师成长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教师例会、业务学习、小微讲堂、教研日活动等多元化平台,引导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夯实自身专业素养。鼓励教师专注教学,心无杂念地投身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2.学生成才主线

玉不琢,不成器。把学生成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严格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要求,积极开展特色教育主题活动,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提升“三种内涵:务实、创新、和谐学校发展的良好品质。

1.笃定“脚踏实地”内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需脚踏实地,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将“脚踏实地”的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加强教师政治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和责任意识。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

2.坚持“务实创新”内涵

苟日新,日日新。务实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打造一支严谨、务实、规范、高效的管理队伍,鼓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教学管理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在学生管理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打造德育品牌化。

3.追求“师生幸福”内涵

教育旨在追求师生共同的幸福。通过紧抓安全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建和谐校园,让师生在学校中感受到幸福与温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校园环境。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为师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四)抓好“四个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1.高效课堂建设

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观摩优秀课例、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等活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研课题建设

重视教育科研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为教师提供科研培训等支持,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3.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一批学科名师。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为有潜力的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搭建成长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教学观摩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4.校园文化建设

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育人环境为目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精准施策,务实创新,铸教育新成长

 

二、主要措施

(一)推进“两项发展”

1.推进党建引领发展

(1)加强党员管理与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党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会、支部委员会,按时上好党课,确保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和修养。

(2)筑牢党建工作常态

将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确保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定期开展专项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3)推动党建工作特色化

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力争实现学校党建工作的组织生活规范化、阵地建设多样化、品牌建设特色化。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党建品牌,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激励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党员教师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

2.推进教师梯队发展

(1)继续开展“青蓝工程”活动

精心挑选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能力。定期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师徒给予表彰和奖励。

(2)开展青年教师综合素养比赛

组织开展涵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育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的青年教师综合素养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邀请专家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积极为教师搭建课程教学、科研课题等各方面的平台与资源。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工作,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支持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和技术支持,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

(二)落实“三个创建”

1.健康学校,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1)落实阳光体育活动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坚持开展“四操一特色”活动,即运动操、跑操、室内操、眼保健操及班级特色体育活动。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提高活动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2)组织校园足球联赛

精心筹备并组织第五届校园足球联赛,制定完善的比赛规则和赛程安排,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联赛,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加强对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同时,通过足球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强化特色体育课程训练

重点抓好少体校足球、篮球、乒乓球三大特色课程的训练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配备专业的教练团队,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市县体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组队参加市县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造体育强校品牌。

2.书香学校,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习惯。

(1)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

结合世界读书日,精心策划并组织读书节系列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漂流活动、读书分享会、诗词朗诵比赛等,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内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通过读书节系列活动,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2)推进经典吟诵活动

组织开展古诗词吟诵考级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考级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级,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吟诵水平和文学素养。持续开展课前三分钟吟诵、升旗仪式班级红色经典吟诵等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加强对吟诵活动的指导与培训,提高吟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