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教案-申报书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9.9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xxxX 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申报书

 

 

课程名称:   经典诵读(  年级)  课程类别:    文 学    申报人:             

项目负责人:                

 

申请日期: 2 0 2 4  7  3 0 日      

 

 

 

 

 

 

 

 

 

 

 

 

 

xxXX 小学 二O 二四年制

 

 

课程 名称  

经典诵读(一年级)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一轮课改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教育之
  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放在首要地位。学校课程建设是落实教育之根本任务的主
  要途径之一,经典吟诵是我校校本课程中知识拓展类型课程,将中华民族中的经
  典篇目,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以梯级式的方式融入小学生每日学习
  之中。儿童时期是人格的奠基时期,是人心灵最纯净的时期,让他们经典吟诵中
  自然而然地浸润在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博大宽厚、善良自律等
  的优良的品性习惯,活出生命的深度和高度,以此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
  经典吟诵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之中。
  2.《语文课程标准》
  开设经典吟诵课程不仅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 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
开发 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
背景 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
  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3.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
  “身心健康、品格习惯、人文情怀、创新意识、进取态度”是我校课程建设
  的核心素养之所在,也是我校的育人目标之所在。经典吟诵课程选取中华经典篇
  目,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诵读氛围,在诵读的过程中内心的情绪获得宣泄,
  个人的修养受到熏陶,人文素养获得提升,创新意识和进取态度因经典篇目中的
  经典事例而得到启发和激励,从而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促进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
  为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4.着力于学生“四力”的开发和提升。
  我校以“新能力教育”为核心抓手和教育载体,“学习力、实践力、自育力、
  精神力”是我校五大核心素养的外显途径,具有双重性。经典吟诵能够有效增强

 

 

  学生对汉语言魅力的领悟,同时浸润学生的心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 文情怀。经典吟诵课程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力较强 的时期,诵读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记忆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力;从经 典篇目中汲取的无限智慧和宝贵精神财富可以逐步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能力及激励自我、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精神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中华经典篇目中蕴含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颂读经典,与圣人为友,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悟它们;诵读经典,与幸 福为伴,让孩子的生命成长历程在这些经典作品的浸润下变得柔软、晶莹、多彩!

 

 

 

 

 

 

 

 

 

 

 

 

 

 

课程 开发 条件 分析

 

 

1.组织保障

首先,我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培训及 开发、实施的相应指导,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其 次,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采用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负责组建自己的课程开发 团队,制定课程开发计划,组织成员参与讨论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评价方式 等,保证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2.个人条件分析

承担一年级经典吟诵课程开发的两位老师是和。老师有十几年的从教经历, 教学及教研经验丰富,对语文诵读和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研究;老师是毕业于华中 师范大学的文学硕士,对中华经典篇目兴趣浓厚,文学修养较高且具备课程建设 方面的相关历练。两位老师的自身条件,为经典吟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有 力的支持。

3.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处于不断扩大的阶段,有意识记忆的能力正在发展, 对中华经典中朗朗上口的篇目兴趣较大,能够主动去诵读去识记。

4.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

去年一年的办学中,我校已经开展了一年的经典诵读课程,这一年的经典诵 读课程为本学年经典诵读课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已经实施该课程的三位现在任

 

 

  教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可以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

5.学校硬件分析

我校是xx市硬件设施较高的公办小学之一,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富有活泼文 化气息的教室环境为学生们诵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教室内现代化的教学设 施也为学生诵读经典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不仅仅是对着纸质的文本诵读经典, 也可以面对灵动、富于变幻的现代设备感受经典的魅力。

 

 

 

 

 

 

 

 

 

 

课程 开发 目标

 

 

基于对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方案的学习与理解,基于我校的育人目标与新能 力教育之要求,我们认为一年级经典吟诵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有:

1.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改善当前人文精神缺失的教育之短板。

2.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 道德情操,并从中得到做人做事的启迪。

3.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将我校的办学理念融合到课程开发之中。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古文诵读习惯,在诵读中逐步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培养 学生良好的语感,掌握诵读的技巧;学会划分节奏,感知古文的韵律之美。

5.以读促背,增强记忆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韵律诵 读和背诵,通过故事了解意思,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行为。

 

 

 

 

 

课程 开发 步骤

 

 

1.准备阶段

一年级文学启蒙课程包开发小组成立,老师担任组长。小组就文学启蒙  中的经典吟诵、经典阅读、表达历练等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多次讨论。其中老师和 老师以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予新教师以有力的指导,两位老师为各位新教师提 供各种搜集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料。经典吟诵课程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选取了《中 华经典诵读本》《日有所诵》《小学生经典诵读100篇》等书目,为我们进一步  筛选适合一年级学生诵读的篇目提供了资源保证。

2.撰写阶段

 

 

 

  在一年级经典吟诵课程开发的撰写阶段,我和吴老师对学校课程开发方案进 行再次学习,并就经典吟诵课程开发的条件、目标、内容等进行多次讨论,明确 各个板块的大致方向。

3.修改阶段

在校本课程申报书初稿撰写完毕之后,根据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修改意 见,我和吴老师会再次认真审阅申报书的初稿,针对修改意见认真讨论并修改, 直至申报书中各个板块合理完善为止。

 

 

教学 组织 形式

 

 

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形式,室内以学生自由诵读和集体诵读的形式为主,辅 助以电子设备等的配音诵读或吟唱;室外以学生集体诵读为主,早晨主要在学校 内的草坪上进行。

 

 

 

 

 

 

 

 

 

 

课程

具体

内容

及进

程安

序号 课程内容 备注
  本课程共18节,每周1节,共18课时  
第1周 什么大、半半歌、禅(虞世南) 每周一节 课 4 0 分 钟,可多 种形式诵 读,诵读 后结合阅 读积累课 程内容, 根据学生 的接受能 力适当加 入绘本阅 读或其他 故 事 阅
第 2 周 中秋节、墙头草、弟子规(一)
第3周 看月亮、村居(岑参)、山村咏怀
第 4 周 小金鱼、黄豆荚、新竹(郑燮)
第 5 周 海水、露珠睡觉、弟子规(二)
第6周 金花银花、芦花(雍裕之)、别诗(范云)
第7周 摇篮、 一个锄头两面光、琴师(苏轼)
第8周 海龟、灯塔妈妈、弟子规(三)
第9周 梳 子 、静夜思(李白)、秋日(唐 ·耿炜)
第10周 风、什么虫儿空中飞、鹿柴(王维)
第11周 猫咪的胡子、盆和瓶、弟子规(五)
第12周 郁金香、画(王维)、寻隐者不遇(贾岛)
第13周 唱的是山歌、小蜘蛛、登乐游原(李商隐)
第14周 小花鼓、小黄狗上课、弟子规(六)

 

 

  第15周 雪地里的小画家、敕勒歌(北朝民歌)、江南(汉乐府诗) 读。
第16周 小蚂蚁背米、繁星(冰心)、十七日观潮(陈师道)
第17周 橘子熟了(北岛)、雪姥姥、弟子规(七)  
第18周 九九歌、小贝壳、村行(成彦雄)、稚子弄冰(杨万里)  
第19周 小蚂蚁背米、树叶不让说、弟子规(八) 备选
第20周 春雪(韩愈)、春游曲二首(其一) 备选
第21周 小蜗牛、海上月亮、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备选
第22周 小小的船(叶圣陶) 备选
第23周 妈妈的爱、高高山上一条藤、鸡和蛋 备选
 

 

 

 

 

 

 

 

 

课程 评价

 

 

评价内容:

经典诵读课程以学生每日诵读的篇目为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学生的发音、断 句、朗诵的流利程度、是否能跟音乐朗诵等。

评价标准:

发音、断句、朗诵的流利程度等分别以五颗星为指标,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 不偏不倚。

评价形式:

采用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每周对该周诵读内 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班级诵读评价小组成员张贴在班级诵读评比栏中,每周 定期更新。

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每月开展诵读活动,评比出该月的“诵读之星”,学 期末评出该学期的“诵读博士”。

课程  开发  的困 难 、 拟解  决的  

 

由于个人条件的局限,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因此对于课程评价的内容、标 准、形式等缺乏深度理解和实践经验,希望得到课程开发小组的指导和帮助;此 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据《日有所诵》(薛瑞萍)《小学生经典诵读》(王崧舟)  而定,将童谣、童歌、故事交叉安排,难易交替,一方面便于提高学生的诵读兴 趣,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直观感知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区别。但是,我们可否由几位

 

 

 

方案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整合一些现代和古代经典诵读的书目,编订出凸显我校教 育理念和课程特色的校本诵读教材,这一点也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诵读可以配乐,可以合着音乐吟唱,因此该课程在开发或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请音乐老师适当配合,以便该课程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

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 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 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

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 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 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 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