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借助创建“国家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的动力,结合我校近五年新教育实验的成果积累,确定“促进教师发展,创新课堂教学,关爱留守儿童,开发班本课程,营造书香校园,打造精品社团”六个方面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
一、开展“名师之路”教师培养工程。
学校发展的基础在于教师的发展,持续开展“名师之路”教师培养工程,建立校园人才库,将学校22名教职工纳入“校园名师”、“骨干教师”、“希望之星”三类,鞭策、激励他们不断晋升等级。
紧抓每年一期由北师大承办的“园丁计划——国家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校长、教师研修”项目,借助“中国好老师”、“美丽园丁计划”和“国培”、“省培”、“市培”等网络培训,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搭建修研平台。外出学习归来,扎实跟进开展“上交一份学习汇报,举行一次专题讲座,承担一堂示范教学,组织一次校本研修”的“四个一”校本扩散培训;从三字一话一课件入手,狠抓教师基本功提升,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比赛、教育论坛、读书沙龙等活动;通过骨干引领,城乡结对,“青蓝结对”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由全县龙头小学柔远小学和城关小学对口帮扶我校,每年确定对口交流教师,互相交流任教,共享经验,共同发展;多组织任课教师赴市、县课改名校,观摩学习教研教改、新教育及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等内容,聘请省市级教育专家及新教育团队,对我校教师指导帮扶,促其成长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模式。
首先,成立校教研中心和名师工作室,以研促教,全面、创新的开展教学研究、安排、指导工作。制定出台《上里塬小学导学案设计要求》,将传统的教案变为导学案并于下学期统一印发使用,导学案以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两段式教学”为要义,构建 “137”为模式的备课流程。(两段式教学两层意思:一是预习导学和课堂导学两个学习阶段;二是教师导学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137”模式:1以问题导学为线索,3个学习时段X+30+10,7个教学环节:教师下发预习提纲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提纲、预习点评、小组展示、全班展示、总结检测、评价反馈。)。语文教研组制定出 “126”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1”教学内容以《上里塬小学导学案》为主;“2”教学方式:问题导学,互动探究;“6” 课堂六大环节:预习交流、课题引入、互动合作、当堂训练、评价总结、课后预习)数学教研组制定出数学课堂“133”教学模式;(“1”教学内容以《上里塬小学导学案》为主;“3”必须遵循三个学习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3”课堂三大环节:预习指导、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英语教研组制定出“1w3p”课堂教学模式(即: 1. 热身(Warming-up)、2.新知呈现(Presentation)、3.练习(Practice)4. 输出(Production)。通过以上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