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底色,以智为经纬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一、班级管理——构建有温度的成长共同体
(一)制度建设的艺术
(二)班干部培养智慧
(三)班级文化的浸润
二、育人实践——在细微处播种品格之花
(一)德育生活化渗透
(二)个性化成长档案
(三)主题活动的设计
三、情感教育——搭建心灵对话的彩虹桥
(一)建立立体信任的账户
(二)危机干预的柔性智慧
(三)心理支持的体系化
四、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育人新样态
五、家校共育——编织协同育人的同心圆
(一)家长学校的创新实践
(二)沟通渠道的立体构建
(三)教育矛盾的化解艺术
六、结束语——教育是向美而行的遇见
以爱为底色,以智为经纬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教育就像是一场温暖的对话,是心灵和心灵之间温柔的触碰。新学期刚开始,到处都充满着希望和活力,能在这个时候和大家一起聊聊班主任的工作,我特别荣幸。我当班主任都二十多年了,在这个过程里,“爱心”是最基础的,就像盖房子的地基;“精细管理”就像经纬线,这两者合在一起,才能给学生编织出一个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
当班主任,得腿勤、嘴勤、心勤。腿勤,就是要多往教室、宿舍跑,多参加学生们的活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嘴勤,就是要多和学生、家长交流,该鼓励的时候鼓励,该指导的时候指导,该给建议就给建议;心勤,就是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关注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今天,我以“以爱为底色,以智为经纬”为主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班主任时的一些实践和想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发。
一、班级管理——构建有温度的成长共同体
(一)制度建设的艺术
班级公约可不能是冷冰冰的条文,得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你们看,哪吒天不怕地不怕,可心里一直坚守着正义和公平,这其实就是班级制度建设的核心。我刚接手六(1)班的时候,就带着学生们一起讨论“我们理想中的班级是什么样的”,把以前迟到就罚站之类的处理方式,改成了“时间守护者”值日制度,让迟到的同学负责提醒大家珍惜时间;卫生管理也升级成了“星级责任田”认领,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卫生区,干得好还有星级评定。学生们自己动手绘制班级公约树状图,把大家提的37条建议,浓缩成了“尊重、责任、成长”三大主干。这么一来,班级制度就有了温度,不再是死板的规定了。
(二)班干部培养的智慧
班干部可是班级发展的好帮手,就像哪吒身边那些助力他成长的伙伴。我采用“轮值CEO+项目负责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负责班级里的事务。以前有个叫小林的学生,特别内向,但是在负责科技节项目的时候,他带着团队设计出了智能分类垃圾桶模型,还拿了县级奖励。从那以后,大家都明白了,每个人在班级里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拼图里的每一块,少了谁都不行。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挑战自己,和团队一起协作,才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让别人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三)班级文化的浸润
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用来育人。我们在班级里做了个“成长能量站”,图书角的每本书上都有之前读者留下的留言便签,大家可以分享读书心得;“星光墙”用来展示学生们的特长,不管是绘画、书法还是音乐,都能在上面展示;卫生工具角也变成了“劳动勋章展示区”,谁卫生干得好,就能得到勋章展示。有个转学生小雨,把家乡的竹编工艺品放在了文化角,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反而成了大家交流融合的好机会。我们的班级文化也在这种交流融合中,吸收各方的优点,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二、育人实践——在细微处播种品格之花
(一)德育的生活化渗透
我们班每天晨会都有个“三分钟微德育”。周一的时候是“新闻显微镜”,让学生们关注社会新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周三是“心灵下午茶”,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周五是“感恩漂流瓶”,把自己的感恩之情写下来,传递给同学。学生们还自发组织了“校园微公益”活动,把义卖挣的钱用来给保洁、门卫、保安等后勤人员买护手霜。看到这些,我就知道,德育真正在学生们心里扎了根。这就像小哪吒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领悟到了善良和正义的力量,我们的学生也在这些日常的德育活动里,培养出了美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个性化成长档案
我给每个学生都建了动态电子档案,这个档案可不只是记录成绩,像“第一次举手发言”“帮助同学修好桌椅”这些成长中的小事情,也都会记录下来。有个叫小昊的学生,以前老是打架滋事,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他从一个问题学生转变成篮球队长的过程详细记录了下来,这份档案后来还成了全校转化问题学生的经典案例。从一个叛逆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小“英雄”,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记录下来,引导他们从美好走向更好的自己。
(三)主题活动的设计
在“职业体验周”的时候,我们邀请家长来学校上课。医生家长给学生们演示急救技巧,厨师家长传授营养知识,程序员家长揭秘AI奥秘。孩子们还根据学到的知识,为环卫工人设计智能工作服,把职业认知和科技创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成长中不断接触新事物,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我们的学生也在这些主题活动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教育——搭建心灵对话的彩虹桥
(一)建立信任账户
我每周都会和5名学生进行“心灵下午茶”对话,用的是“3×3沟通法”:提前3天跟学生预约,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选择3种不同的场景,像操场散步、教室角落、校园凉亭,这样能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对话的时候包含3个层次,先聊近期的状态,再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最后谈谈未来的期待。有个叫小雯的学生,一开始特别抗拒和人沟通,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她终于敞开心扉,说出了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心理创伤。这就像哪吒在面对误解和困境的时候,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我们的学生也一样,需要一个充满信任的环境,才能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二)危机干预的柔性智慧
碰到学生早恋的问题,我发明了“情感温度计”沟通法:先让学生用颜色来描绘自己的情感状态,红色代表热烈,蓝色代表忧郁;然后引导他们绘制“情感地图”,分析早恋的利弊。我曾经用这个方法,帮助过一对陷入情感纠葛的学生,让他们把冲动的感情转化成了共同进步的动力,最后两人都考上了同一所重点高中。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运用智慧化解危机,我们在处理学生情感问题的时候,也需要这种柔性的智慧,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感情,把它变成成长的动力。
(三)心理支持的体系化
我们建立了“三级心理防护网”:班委是“阳光观察员”,定期把同学们的情绪变化反馈给我;家长组成“成长后援团”,学习家庭教育的技巧,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和心理教师联合开发了“情绪气象站”APP,学生每天在上面打卡记录心情,这样就能实现预警机制。这套体系已经成功干预了3例潜在的心理危机。我们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需要全方位的支持体系,来保障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
四、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育人新样态
我们要学会用科技来助力教育,把学生日常作业、考试成绩录入,借助DeepSeek或豆包这样的AI系统,它能很快分析数据,给每个学生画出学习情况图表。这个图表不仅能看出学生成绩的整体趋势,还能精准找到学生在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班主任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就能给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辅导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借助AI智能助手,能快速学生情况,实现“五维画像”。学业分析系统追踪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点,行为记录仪捕捉学生习惯养成的轨迹,体能监测环关注学生的健康数据,阅读记录器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劳动积分卡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就能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的成长报告,我们做教育决策的时候就有依据了。就像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实力,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就能更精准地实施教育。
我们还运营了班级公众号、D音号等,学生团队自己创作“班级新闻联播”“学科知识脱口秀”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传播了正能量,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