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粽”享多彩端午,深耕文化传承》主题班会教案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10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粽”享多彩端午,深耕文化传承

——2024年秋季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和历史意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纪念屈原,传递着勇气、忠诚与家国情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班会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
  2. 学习并体验端午节传统习俗,增强文化自信。
  3.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班会准备:

1.准备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以及传统粽子的制作过程。

2.准备粽子叶、糯米、红枣等制作粽子的材料,香囊、龙舟模型等相关物品。

班会过程:

一、导入环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 教师引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五月初五,我们都会过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庆祝吗?

学生:因为这一天纪念屈原。

教师:对,端午节与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屈原是谁呢?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值得我们纪念吗?

  1. 视频播放:

播放一段关于屈原的短片,讲述屈原的生平、他忠诚于国家的精神以及他投江自尽的故事。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

教师:同学们,屈原是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端午节习俗的?

学生:他投江自尽后,百姓为了保护他的遗体,才开始赛龙舟,投粽子入江,这就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1. 教师总结:

教师: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英雄人物。通过端午节的习俗,我们不仅缅怀屈原,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忠诚与勇气。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