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5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篇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自主探究精神,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据此,人们将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在目前探究幼儿自主探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幼儿来说,所谓自主探究是指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环境中,充分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发现问题,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学习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和能力呢?

区域活动为幼儿随时提供了各种学习机会,幼儿可以随时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去活动区放开手脚大胆活动,充分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活动的内容,减少了幼儿许多不必要的无谓等待时间,也让幼儿获得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探索空间。

同时本园正在开展“快乐教育”课题研究,许多研究证明探究的动力源于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笔者认为结合“快乐教育”,并运用建构论的学习原理,选择幼儿喜爱的、相对自由自主、操作性强、与幼儿互动更为明显的个性空间——区域活动作为载体,以这两点作为我们研究的生长点是行之有效的。

同时,笔者从对我班幼儿的前期观察中发现:本班幼儿对区域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十分感兴趣,但由于刚上小班、在活动中表现出兴趣持久性差、动手操作无序性、缺乏独立性,由此确证本班幼儿的自主探索正处于低级状态,因此,笔者将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域活动,通过创设更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的区域环境并给予幼儿需要的帮助,以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快乐发展,订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

二、关键词:

自主探究区域活动快乐教育促进发展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论的学习理论:根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建构论的学习原理,幼儿通过游戏不断地选择、探索、实验、主动活动,通过他人与环境互动,将经验资料统合成一个有组织建构,这就是知识。说得明确些,就是知识的获得,并不取决于家长的主观愿望,甚至也不取决于教师说什么、怎么说,不能靠成人单向的灌输,而必须经由幼儿自身的实际操作和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得到。

2、“快乐教育”: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最早由英国著名教育家家斯宾塞在1854年提出,他认为求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四、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对象:20__年9月入园小二班幼儿。

(二)研究时间:一年(20__年9月——20__年5月)

(三)研究方法:以如常观察为主,并定期分析调整。

(四)研究步骤:

1、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内容;

2、制定活动大致计划;

3、结合季节、主题教育和幼儿的兴趣点,创设有利于幼儿愉快自主探究的区域环境,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

4、观察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活动价值得到体现;

5、共同探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幼儿的探究水平。

五、研究过程:

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20__年10月——11月底,以建构区为重点,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1、实施目标:进一步熟悉各类结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对结构游戏的探究兴趣。

2、实施措施:

①在建构区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架构游戏材料及老师的示范作品,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②提供各类积木的参考造型、各种外观美观结构简单的建筑物照片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创作创新积累素材。

③逐步添加适当的工具和辅助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究、发挥。

第二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2月底)以角色区为重点,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