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方案
——少年心怀乌托邦,勿忘历史共担当
一、活动背景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学生运动之一。通过这一纪念活动,旨在引导全校师生铭记这段光辉历史,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斗争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追忆峥嵘岁月,点燃少年理想”为主题,激发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和信念。
二、活动主题
少年心怀乌托邦,勿忘历史共担当
三、活动时间
12月2日至12月13日
四、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五、具体安排
活动名称 | 年级 | 活动要求 | 作品要求 | 奖项 |
“我的年代象征”图文创作比赛 | 一二年级 | 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用漫画、卡通、插画等形式展现对1930年代青年爱国学生的理解。各班级组织讨论,形成创意后由个人或小组完成绘画,并在班级内评选出优秀作品参赛。 | 作品需体现“1935年的年轻人”主题,附带简短文字描述,说明创作灵感和表达情感。 | 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共志招聘”年代信件创作比赛 | 三四年级 | 想象自己是1935年的青年学生,以公开信形式呼吁全国青年团结一致,弘扬爱国精神。各班可在语文课上讨论写作,由学生自行完成并在班内评选出最优秀信件参赛。 | 信件字数控制在400至500字,需突出爱国情怀和时代感。鼓励使用书法或手写字,增强年代感。 | 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年代的声音”音频记录创作比赛 | 五年级 | 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录制音频,重现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的演讲和抗争场面。各班组织演讲技巧学习及排练,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参赛。 | 音频时长控制在3分钟内,可为独白或多人合作的情景对话。录音需清晰,内容符合历史背景,传达抗日救亡的主题。 | 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历史迹踪的初心”数码历史情景剧 | 六年级 | 以班级为单位创作一段基于抗日救亡时期的历史情景剧,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班级内编写剧本、分配角色,排练后拍摄并进行初步剪辑,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 作品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内容需基于抗日救亡时期的真实历史事件。每个作品需提交剧本,并标注镜头的拍摄意图。 | 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大象回愿”全校放飞愿望灯活动 | 全体师生 | 每个班级准备20个愿望灯,由学生创作寄语,内容需与爱国、团结或未来理想相关。班主任组织学生依次放飞愿望灯,并进行班级分享会,交流愿望背后的故事,确保放飞过程安全有序。 | — | “最佳创意寄语奖”、“最美愿望灯奖”等 |
“时代之声”朗诵比赛 | 全体师生 | 每个班级选派代表参与朗诵,内容需与爱国、团结、奋进等主题相关。各班组织排练,选出最具表现力的学生参赛,表演需配合背景音乐和动作,增强情感表达。比赛前举行全校朗诵分享活动,以互相学习提高。 | — | 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六、活动评奖与总结
奖项设置:各活动设置以下多种奖项,奖励具有创意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一、二、三等奖:针对每个活动的优秀作品,颁发一、二、三等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创作。
优秀奖:表彰在创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作品,即便未获得前三名,也给予肯定。
最佳创意奖:特别设立此奖项,表彰在创意上独具匠心的作品,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新。
最佳团队合作奖:针对团队活动(如“历史迹踪的初心”数码历史情景剧)中表现出良好合作精神的团队。
最具情感表达奖:表彰在朗诵、音频创作等活动中情感表达最为动人的作品,激励学生在表达上更加用心。
最美视觉表现奖:针对美术类作品,奖励视觉效果最佳、构图优美的作品。
最有历史理解奖:鼓励在内容上体现出对历史深入理解的作品,尤其是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