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
下载价格5 图币
VIP免费
客服qq:2389427778

中小学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学法用法,守护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通过模拟法庭这一创新且直观的教育形式,将法治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培养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二、活动主题

“学法用法,守护成长——模拟法庭进校园”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中小学生亲身参与法律实践,直观了解司法审判的程序和过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促进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

地点:学校

五、参与人员

学生:从各年级选拔学生组成模拟法庭的各个角色,包括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等,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参与活动。

教师:指导教师若干名,负责对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活动现场组织教师,负责维持秩序、协助活动开展等工作。

嘉宾:邀请学校领导、法治副校长、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等作为嘉宾出席活动。

六、活动准备

1.案例选取与编写

由政治课教师或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负责选取适合中小学生理解的典型案例,如青少年盗窃、校园欺凌等案例。

根据选取的案例,编写详细的模拟法庭剧本(附模拟法庭剧本),包括庭审流程、各角色台词、证据清单等内容。剧本要确保语言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2.人员选拔与培训

在全校范围内发布模拟法庭角色选拔通知,鼓励有兴趣、有表演能力的学生报名参加。

根据学生报名情况,通过面试、试演等方式选拔出各个角色的扮演者。

组织选拔出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知识讲解、庭审程序介绍、角色职责分析、台词表达训练等。培训可邀请法治副校长、专业律师或法院工作人员担任培训讲师。

3.场地布置与场地布置与道具准备

按照真实法庭的布局,对活动场地进行布置,设置审判席、公诉人席、辩护人席、被告人席、证人席、旁听席等区域。

准备模拟法庭所需的道具,如法袍、法槌、手铐、证据展示牌、各类法律文书等。可通过向法院借用、自行制作或购买等方式获取道具。

4.宣传推广

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单页等宣传资料,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食堂等场所张贴、发放,向全校师生宣传模拟法庭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

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七、活动流程

1.开场致辞(5分钟)

由学校领导或法治副校长发表开场致辞,介绍本次模拟法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强调法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2.模拟法庭庭审(30-40 分钟)

按照正式法庭庭审的程序,依次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合议庭评议、宣判等环节。

各角色扮演者要严格按照培训要求,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严肃、规范的态度完成庭审过程。

在庭审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证据,增强庭审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3.庭审点评(10-15分钟)

邀请法治副校长、专业律师或法院工作人员对模拟法庭庭审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对各角色扮演者的表现评价、庭审程序的规范性分析、法律知识点的解读等。

通过点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庭审的要点和法律知识,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4.互动环节(10-15分钟)

设立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就模拟法庭活动、相关法律知识等方面提出问题。

由点评嘉宾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5.活动总结(5分钟)

由学校领导对本次模拟法庭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努力,总结活动取得的成效,对今后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提出展望和要求。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