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教案
教学内容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2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介绍祖国-一些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们服饰 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 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 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智育目标]: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 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 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
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 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 图片,实物)
1、了解服饰的学问。
2、搜集一些传统服饰的故事和传说。
3、看视频资料,懂得服饰文化的差异。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 的本领。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做鞋子,从上到下都装束起 来,改变了远古时代穿树叶、披兽皮的习惯。服饰的产生和发
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衣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二)衣裳的传说
介绍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
(三)绚丽的丝绸
1、师: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 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当中国的丝绸运到西方,传到 古代的罗马帝国时,那里的人们看到五颜六色、灿烂夺目的丝
绸,赞不绝口,当地的贵族都以拥有一件中国的丝绸衣裳为荣。
2、请学生边看图边介绍丝绸的生产过程。
评论0